生态本底助力 小民宿带来大改变 |
发布时间:2020-06-12 10:21:27 | 浏览次数: |
生态本底助力 小民宿带来大改变文章来源:环京津新闻网 谢沐沐帮助村民卖桃子 良栖山院景象 夏日炎炎,龙泉驿区山泉镇内,满山苍翠,生机盎然。沿着盘山公路驱车而上,映入眼帘的不仅有漫山遍野的桃园,还有一栋栋造型优美、风格迥异的建筑。它们有的设计现代、有的造型古朴、有的仿佛传统院落、有的则好似西式园林…… 这一栋栋建筑,是山泉镇当前正大力发展的特色民宿。“特色民宿的发展不仅营造出新消费场景,促进了我镇的消费结构调整,也助推了我们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。”山泉镇旅游发展办负责人姚幸说。 打造新消费场景 特色民宿促进当地消费结构调整 特色民宿良栖山院,掩映于一片桃林中,在此时节,院门口,已是绿意葱葱。走进良栖山院,则仿佛走进一幅优美的山水画:青石板,纱幔亭,老石缸与盛开的绣球花相映成趣,鸟叫蛙鸣中,很快就要成熟的水蜜桃也挂满了枝头。 来自温江的游客李睿正在院中的纱幔亭喝茶,“朋友推荐,就带家人一起过来了。”他说,这里的民宿风格别致,位置也好,可以享受精美的食物,也能欣赏龙泉山的美景,“和普通酒店、传统农家乐相比,住在民宿,感觉更有诗意。这里的民宿产业也相对比较成熟,饭后,我还计划到附近逛逛以音乐为主题的民宿。” 在记者采访的同时,良栖山院老板黄晓波正领着员工搬运刚从山下运来的食材,“为了确保食材的新鲜与菜色的精品度,我们每天都会根据客人的预约情况购买所需食材。”他说,从今年3月开始试运营后,店里只接待电话预订的客人,虽然有能力最多接待100位客人,但为了确保客人获得更好的体验,每天接待的人数都控制在40人以内。“目前,我们正在规划建设民宿的二期。” 搬运食材的工作人员中,有一位60多岁的大娘,她叫肖秀琼,是山泉镇桃源村村民,过去一直在村里帮厨。“在民宿工作,收入比过去要多一些,也更加稳定了。目前像我一样在这里工作的本地村民大概有五六位。” 在山泉镇,像良栖山院这样的特色民宿已有10多家在运营,另有10多家正在加快建设。记者看到,不同主题的民宿相距并不远,周边同时设有包括酒吧、特色餐吧等在内的配套业态,客人在入驻一家民宿的同时,也能轻松到不同主题的民宿、配套业态消费、体验。“能达到这样的效果,是因为我们在引进民宿产业时就特别注重业态的互补。”姚幸解释。 数据显示,2019年,山泉镇共接待游客260万人次,其中民宿占比约10%,“发展民宿,已成为我镇营造新消费场景,调整消费结构的重要方式。”姚幸说,过去山泉镇以传统农家乐为主,游客人均消费几十元,发展民宿后,人均消费已提升至约200元,“由此,我们匹配的服务更好了,收获的美誉度也不断提升。” 美化人居环境 特色民宿推动城乡社区发展治理 在民宿驿马和膳的门口,有一个特别的长桌,桌上摆放的一篮篮水蜜桃,都写上了附近村民的名字。游客王东从中挑选了一篮,“龙泉驿水蜜桃很出名,从这里买,不仅比商店便宜,也特别新鲜。” 民宿老板谢沐沐接过钱后,将篮上“曾阿姨”三个字记录下来,此后还会将钱转交给她。“通过民宿销售水果,为我们增加了销路,也增加了销量。”村民曾阿姨说。 不仅帮村民销售增加收入,谢沐沐在民宿内组织的各类活动,也给附近村民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。“不久前,我们刚刚组织了一场特别的捐书和阅读分享活动,邀请30多位朋友来到山泉捐赠书籍,并分享自己阅读的心得,吸引附近不少村民参加。” 除此之外,在自己不忙时,曾在新加坡留学的谢沐沐还邀请附近的孩子来到自己的民宿,辅导他们学习、做功课;有时也把城市里以及附近的孩子组织到一起,共同交流、学习绘画…… “其他民宿也有类似的活动,总体来看,随着民宿业态的引入,不仅村民的收入提高了,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居住环境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。”姚幸说,随着民宿的引入,当地政府部门进一步优化了道路、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配套,让当地村民的生活也变得更加便利,另一方面,在民宿带来生活美学的熏陶下,当地村民也学着打造园林,美化自己的院落,进一步提升了当地的人居环境。 在采访中,记者还了解到,一些在民宿打工的村民,在工作中接触到来自各地的不同人群,学习到结合文创制作特色农产品等新技能;不同民宿组织的音乐、阅读、健身、生态集市等各色活动,也丰富了当地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。 “综合来看,民宿作为我镇重点支持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,具有美化形态、丰富文态、聚集人才等特点,在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居民增收的同时,还是产业社区场景、文化社区场景与乡村社区场景有效融合的先行探索。”姚幸表示,未来,山泉镇将继续深入推进乡村社区公共空间营造和人居环境攻坚行动,为乡村民宿发展提供友好的环境支撑和和善的人文底蕴。 记者手记 营造新场景 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地处龙泉山,山泉镇用活了自己的特殊优势,通过发展特色民宿新经济,塑造城市新场景、业态新产品、消费新体验,推动传统农家乐向特色民宿转变、生态本底向发展优势转变、生活美学向生活方式转变,打通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转化通道。当前,山泉已初步走出一条生态美、产业兴、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。(成都日报记者 白洋 摄影 刘永豪) |
上一篇:城市民宿”有活力有规范 下一篇:民宿行业四大法律问题待解 |